回归本土性和现代性——外研社办公楼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外研社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简称,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并主管,40年来,外研社以普及我国外语教育提高外语素质为己任,以教育和科研服务为宗旨,每年出版了大量的精品教材与学术力作,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面旗帜,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是我国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
由于原建筑面积不能满足外研社的发展需求,外研社于1993年开始筹划建设新的办公楼,并最终决定邀请国内著名建筑师崔恺来领导设计。办公楼地处北京西三环北路与厂洼路的交叉口,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地上11层,是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不常有的大体量建筑。
办公楼的建造分两期建设,一期于1997年竣工,二期于1999年竣工,为连接一二期建筑,设计从二期建筑三层高度穿出一个廊桥,并与一期建筑自然围合成一个方形室外庭院。在2001年,此建筑被评选为北京90年代十大建筑,201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外研社办公楼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工作室)
设计理念
对这座建筑的设计,建筑师秉持着“到位”的理念,不仅关注建筑造型的创意和建筑功能的布局,还对室内装修和环境设计的风格加以把控。从方案到施工图阶段的专业工作,从建筑围墙的灯具到外部环境的广场铺地、旗杆基座,从室内装修到房间陈设、门牌、标志,都留下了建筑师的手笔,并和相关专业人员、专家讨论与创作,力图向国际水准看齐,打造一个“到位”的建筑作品。
环境关系
外研社办公楼用地为50米×50米的方形场地,东侧为城市三环路,南侧为广洼村北路,南面为主体偏向西北方向的高层久凌大厦,北面为十分具有标志性的北京电视台(旧址),东面和西面分别为外国语大学的东西校区。为了更好的组织校内外的交通流线,设计师在场地内引出一条西北——东南向的45度轴线,将场地切割为两个三角形,形成了方案的第一创意,并在轴线方向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主次入口。
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工作室)
体型设计
为了均衡周边久凌大厦建筑的体量,外研社办公楼的整体外轮廓与用地红线保持一致,在建筑内部利用减法进行掏空从而保证体量的完整性,形成的高空连廊以及建筑围合成的巨大门洞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了建筑的体量感。
整个建筑造型具有南、北平直,东侧通透的特点,从不同的视角观看,建筑体型有不一样的变幻。站在南北两侧观看,建筑体型均为方正的矩形,沿着城市道路向学校方向行进,两个入口间划分的45度斜线,将方正的矩形平面变成了具有动势的三角形。转至东侧,内部的巨大门洞、高空的连廊、高低错落的形体,展现了建筑独特的个性与魅力。走过建筑回首一瞥,又能在竖向分隔的玻璃幕墙和高低错落的体型之间,体会到书与书架的形象意味。
整体外观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工作室)
空间设计
在外部空间上,为避免建筑在东侧主要视点为6.7米的高架桥上产生下陷感,建筑将主入口门廊提高,又将三层以上建筑逐层提高形成阶梯状,再配合高空连廊以及内部巨大门洞,使人们的视线集中于建筑巨大门洞内的空间中,使二维的建筑立面有三维的立体效果。
阶梯状建筑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工作室)
此外,当处于建筑内部庭院向外观看时,不仅能够看到建筑内部的空间,也能通过孔洞看到建筑外的城市空间,从而实现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空间渗透与融合,形成建筑与城市相互兼容、互相协调的密切关系。
建筑形式与意象
在当时的背景下,大部分建筑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将建筑装饰和历史联系,在建筑上加飞檐和琉璃瓦保留古都遗风;其二是像西方建筑靠拢的欧陆风格。外研社办公楼的设计则回归本土性和现代性,从建筑本身出发,在颜色使用上,用色大胆,主体颜色为暗红色——后被人们称为“外研红”,墙面质感粗糙,主要材料为暗红色的陶土砖,是北京首个采用此种样式的建筑。
建筑外立面一角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工作室)
在内部大厅的墙面,为突出多文化交流的意味,用紫砂烧制成30种文字(外语大学30种语言教学),反复写下出版社的铭志“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利用建筑突出外研社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建筑装饰上,使用中西传统建筑语汇并置:立面上西式拱券与中式花窗结合,大厅的西式壁炉和源自中国文房四宝中的龙砚泉,庭院里西式残墙断柱与看似水池的中式玻璃天窗,室内摆放的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等中外文化名人雕像。在意象表达上,较为直观的部分是连通南、北两栋楼之间的高架桥,可理解为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较为抽象的部分,是利用内部由45度轴线切割而成的三角形庭院和三角形大厅,以及将圆形龙砚分成室内外两半进行布置,表达分隔与整合的沟通之意。
室内大厅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工作室)
外研社办公楼是建筑设计中较早采用隐喻的建筑语言,通过外部造型来表达中外交流和出版社文化载体内涵的建筑。运用中西元素结合的装饰手段,带来文化碰撞的视觉体验。注重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开拓了建筑的空间和视野。
外研社办公楼无论是从体型、装饰、空间还是外部环境和城市设计上都是一座经得起长久品味的建筑,是北京三环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资料
【1】崔恺. 关于外研社办公楼建筑创作的思考[J]. 建筑学报, 1998(09).
感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相关图文资料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
进入“北京城市故实”专题
阅读更多故事内容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